
這是我在台中的第一間自宅,室內坪數僅約 18坪,但我希望它能夠擁有 2+1 房的彈性使用方式。這裡主要是週末來住,所以我想把公共空間最大化,而臥室單純用來睡覺就好,不需要太大。
考量小孩的安全,幾乎所有可能碰撞的邊角我都做了導圓,甚至在房間牆面挖了一個洞,裝了一座可收納的溜滑梯。希望這個家是安全的、有趣的,也是充滿想像力的。
原始格局雖是三房,但空間都不大。因為我定位這裡是渡假宅,其實只需兩房,第三房則設計為可彈性開關的空間。我們將第三房和客浴的牆面內縮,讓 客廳深度可達6米,打開玄關門就能一眼望見窗外滿滿綠意,讓自然風景成為家中一部分。
原本廚房與玄關有一道牆,為了視覺開闊,我們將牆拆除一半,讓餐桌能與廚房銜接。玄關地板做出1公分高低差的落塵區,挖了一個「小房子洞」可以放鑰匙,平台也設計可坐著換鞋,前緣全部導圓,即使小孩撞到也不會痛。
電視牆做成弧形一路延伸至天花板,不只是視覺延伸,也修飾了橫梁、管線與柱體。同時收納功能藏於牆面內,延伸至玄關,連電箱與大型柱子都完美隱藏,中間還留有篓空區可掛外套與換鞋。
主臥與小孩房之間開了一個洞,放進一座可移動式滑梯。平常兩房獨立,想玩時就把滑梯推出來,從小孩房一路滑到主臥,讓兩間房自然產生連動感。這設計既滿足孩子玩樂,也讓父母照顧更方便。
我們原本將三房改為兩房,但用 滑軌加摺門系統,讓空間可隨時切換為三房。這第三房平時收起就是客廳延伸區,打開則是客臥或收納房。雖然目前是手動拉門,有點重,未來打算加裝電動軌道升級成「一鍵變房間」。
這種「有需要再拉出來」的彈性設計,是小坪數空間中的黃金解法。
因為小朋友年紀還小,所有角落盡可能做了導圓,包括櫃角、平台、牆面轉角等。不只讓空間更柔和,也避免撞傷。
我們家的收納非常多,但因為櫃體與牆面融合,再加上選用單一材質,讓整體空間看起來簡潔不凌亂。生活原則就是:「東西藏起來就好,看不到就不亂」。
客廳沙發可前後調整,靠牆或雙面坐都可以,甚至可當閱讀角落。面對大片窗景,綠意四季變換,哪裡還需要掛畫或裝飾呢?
可以,只要善用移動式隔間、滑軌與彈性收納配置,空間可以變大也能變多。
不會,這是可收納式滑梯,平時可推回牆面齊平,使用時才推出來,完全不干擾日常生活。
關鍵是「一體化設計與材質統一」,讓櫃體隱身於牆面,減少視覺雜訊。
如果你對隔音很敏感,可能不適合這種設計。不過如果只是週末度假或親子使用,這種開放連結反而更好用。
這間位於台中的自宅,是一位設計師爸爸為家庭打造的生活實驗空間。18坪的限制,反而讓設計更精準,每一項機能都能呼應真實需求:收納、動線、光線、安全與趣味。
真正的設計,不在於華麗,而在於是否能回應「生活真正的樣子」。
#台中小宅設計 #18坪自宅 #親子住宅設計 #滑梯房設計 #彈性隔間設計 #小坪數改造 #室內空間優化 #導圓安全設計 #創意收納 #週末度假宅
#18坪怎麼住三房 #台灣親子小宅設計 #可收納滑梯空間案例 #小家庭自住宅設計 #小坪數彈性格局設計
(版權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除投稿授權發布外,其他文字內容均為原創,享有著作權保護,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(包括且不限於:媒體、網站等)。所有項目照片/設計圖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站部分內容源自網路公開資源或使用者分享,若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絡我們處理。)
分享您的設計,訴說您的創意
免費預約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