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接手精裝住宅的改造案時,我們常常聽見屋主這樣說:「這風格不是我喜歡的,但又說不上來為什麼不舒服。」、「就是不想將就。」在這些話語背後,我們感受到的,不只是風格不合,而是對「理想生活感」的深切追求。
許多市售精裝屋講求的是「高級感」與「樣板式精緻」,卻無法真正承載每位使用者獨特的生活節奏與情感需求。這次的主角是一間位於武漢、約34坪的住宅空間,我們從拆除、重構到再設計,與業主共同創造出一個秩序與靜謐並存的理想居所。
在平面動線的優化上,第一步就是「讓牆退讓」。我們拆除阻擋視線的牆面,讓光線得以自然灑入玄關、客廳與公領域,也讓空間有了更大的呼吸感。這不只是一個美學決定,更是一種尊重「人」的尺度設計,讓居住者在行走間自然釋放感官壓力。
木頭,是最能撫慰情緒的材料。此次我們捨棄原有冷調磁磚,改為鋪設色調一致的木地板。再結合弧形天花板的細緻工藝,營造出柔和且帶有溫度的空間氛圍。木頭的色澤與紋理經過層層挑選,讓整體空間在秩序中蘊含感性。
設計上不追求一味統一,而是透過軟裝打破單一節奏。中性色的 USM 收納櫃、金屬材質與小方鏡的組合,搭配黑白抽象掛畫,在冷與暖的碰撞中呈現精緻層次。這種「剛中帶柔」的設計語言,也讓空間更加耐人尋味。
書房與茶室採用可開可合的設計概念,透過極窄框三聯動玻璃拉門,靈活轉換成工作區、休憩區或接待區。設計上講求與空間木色一致,色調自然、視覺清透。
拉門一關,泡杯茶坐下來閱讀;拉門一開,就是與家人分享生活的輕交流空間。書房牆面與主臥衣櫃結合,鏡面設計兼具視覺放大與收納實用性。
這個方寸間的小窗,成為空間最有詩意的視覺端景。陽光穿透百葉窗,灑在桌面與茶杯之間,讓平凡生活多了幾分禪意。
主臥延續整體木質語彙,採用木皮飾面與直線線條為主,建立起簡潔、平穩的視覺節奏,營造出靜謐又沉穩的休息氛圍。這裡沒有花俏設計,而是將「好好睡覺」作為空間的本質回歸。
Q1:為什麼需要改造精裝屋?
A:多數精裝屋是為銷售市場而設計,缺乏個性化與實用機能,透過改造能真正回應屋主的生活習慣與審美需求。
Q2:木地板適合台灣潮濕氣候嗎?
A:可以,只要選擇具防潮處理的木地板與正確施工,維護得當就能長久使用且不易變形。
Q3:這樣的改造預算會不會很高?
A:預算會依改造程度與材料而異,但透過設計整合與局部調整,也可以在合理範圍內實現質感空間。
Q4:小空間也能有靜謐感嗎?
A:當然可以。只要掌握動線、光線與材質搭配,再小的空間也能被優化成靜謐、有秩序的舒適生活場域。
在這間34坪的住宅中,【有維建築設計】不只是設計出一個美觀空間,更讓生活與情感得以重新安放。我們相信,每一個真正屬於屋主的家,都應該能釋放壓力、承載靈魂,並成為「靜謐秩序」的最佳容器。
#住宅改造 #台灣室內設計 #空間重構 #精裝屋 #設計風格 #茶室設計 #書房設計 #木地板 #光線設計 #生活美學
#34坪住宅改造案例 #台灣精裝屋再設計 #木質風室內設計 #可變空間設計範例 #有維建築設計實例
(版權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除投稿授權發布外,其他文字內容均為原創,享有著作權保護,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(包括且不限於:媒體、網站等)。所有項目照片/設計圖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本站部分內容源自網路公開資源或使用者分享,若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絡我們處理。)
分享您的設計,訴說您的創意
免費預約諮詢